在“十二五”規劃回頭看、系統后評估、典型單位調研、對標分析的工作成果和分析基礎上,編制《信息化綜合評價咨詢報告》,站在全局高度總結典型經驗、統籌核心問題、化解主要矛盾,尋找各個層面問題和困局的內在聯系,系統性地闡釋解決方案,并清晰地指明解決方案在總體架構設計中的落地位置。
2018-08-01 閱讀全文>>根據對標分析結果,采用適用的分析方法對關鍵因素、關鍵問題進行比對研究,客觀分析與標桿企業的差距,在此基礎上形成《信息化對標分析報告》并評審發布。
2018-08-01 閱讀全文>>通過戰略對標框架、專業對標框架、層次分析法、兩兩比較法、調研訪談、資料分析等方法和工具,開展對標分析,確保對標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
2018-08-01 閱讀全文>>結合擬對標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已經確定的對標內容,開展現場訪談。如下為本次對標調研訪談示例。
2018-08-01 閱讀全文>>結合擬對標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已經確定的對標內容,開展現場訪談。如下為本次對標調研訪談示例。
2018-08-01 閱讀全文>>流程運行沒有效果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制度設計的問題。由于制度設計(包括流程本身設計)不合理,雖然各崗位已經嚴格按制度執行,但由于偏離了方向,用錯了策略,沒有抓準關鍵控制點使得結果不達標。
2018-08-01 閱讀全文>>制度發布之后不會被自動執行,需要有人去推動。制度的推動執行關鍵要做好兩個工作:一是制度的宣貫,即讓制度執行者能夠理解制度設計的目的,熟悉制度的要求;對于制度的宣貫前面已經有詳細的闡述;
2018-08-01 閱讀全文>>流程制度發布清單只是一個知識點提煉,作為一個崗位學習資料很好
2018-08-01 閱讀全文>>由于制度的發布管理相對簡單,這一塊很多公司都做得不錯。值得注意的是,要盡量地簡化發文手續,提高發文的效率。
2018-08-01 閱讀全文>>單個制度設計還要注意精細度。制度的關鍵內容為流程操作步驟與規則, 流程的操作步驟理論上可以無限細分,要寫到一個怎樣的程度?哈默說過如果三個崗位之間工作沒有煩惱的話,就沒有必要設置一個流程。
2018-08-01 閱讀全文>>表格使用說明:從公司現有的每個制度中識別出包含的流程,將這些流程進行整合。由于沒有對流程制度做整體設計,所以制度包含的流程是長短不一,相互重疊,而且不是連續的。
2018-08-01 閱讀全文>>如果公司沒有開展流程規劃,沒有建立戰略導向的流程體系時
2018-08-01 閱讀全文>>說明:一級流程是公司最高階流程,僅次于公司級總流程。二級流程是一級流程的第一級組成部分,二級流程下面可能還會細分為三級、四級甚至更多。
2018-08-01 閱讀全文>>所以我們現在強調流程制度文件要“大而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流程所有者能從端到端視角去整體設計流程制度,不要基于顆粒度太小的流程進行設計,否則很難保證管理的系統性,很難對制度之間進行整合,很難保證制度的一致性。
2018-08-01 閱讀全文>>有些公司的流程制度多達600個,而有些公司的流程制度可能僅有30個。 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差別,除了與行業及流程管理成熟度有關,與流程制度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關系。
2018-08-01 閱讀全文>>29697條 上一頁 1.. 1573 1574 1575 1576 1577 ..1980 下一頁